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采用脑机接口头环检测脑电波,给学生上课和写作业时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打分,实时传输到老师电脑上,并像考试排名一样将检测结果发到家长群里的事情,再度引起人们对于“技术+教育”的广泛质疑。
随后,金东区教育局称已责令学校暂停使用,并让全区学校进行自查。
脑机接口头环进校园,实际上是一次人工智能和脑科学在教育场景的落地尝试。
如果仔细研究脑机接口技术,我们会发现许多实验室早已对它有了应用,如多动症治疗、人工耳蜗、意念控制机器、意念打字等。
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例如智能假肢,的确帮助了部分残障人士,让他们有了回归“正常生活”的可能性。一款供残疾人使用的智能假手,工作原理是通过识别佩戴者手臂上肌肉神经信号,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运动意图转化成相应的运动指令,从而完成佩戴者想要完成的动作。
这听上去是一个颇具温情的人文科技关怀的事情。然而该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却褒贬不一。
在教育的应用场景中,脑机接口头环主要是实时监测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并变为可以量化的指数。在产品设想中,学生可以根据生成的注意力报告更了解自己课堂注意力的状况,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堂注意力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目前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暴露了技术公司对教育认知的狭隘。已有多位教育心理学相关专业人士驳斥了头环应用的相关理论。在知乎上,认证为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的账号“BirdyandKids”发文称,该头环运行的Neurofeedback(神经反馈)方法通过测量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跃程度,得出学生是否“专注”的结论,能反映的只是学生实时的脑电波状态,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是否在专心。因为它能检测出的只是孩子实时的脑电波状态,而不是孩子即时真实的想法。系统可以反馈这个人是否专注,但这个人在专注什么,并不能分辨出来。这意味着,头环监测到的学生可能在“专注”听课,也可能在专注地研究其他事情,而不是在听老师所讲的内容。机器没有办法识别被检测者内心真正的想法。更为糟糕的是,当孩子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思考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被机器误解为是在走神或者发呆。
“教育信息化”之下,
学校成了科技公司掘金热土
不只脑机接口头环,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落地教育,争议的声音从未间断。以今年来看,3月初,广东省某著名重点中学斥资485万采购3500个电子手环,手环记录学生多个场合、不同种类的数据信息,具备定位学生行动、检测上课举手次数及每日活动量等功能。舆论认为这可能侵犯学生隐私,将其与电子镣铐相提并论。当时,校方公开回应称,手环适应新高考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新需求,是学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只在部分教学环节或学生有需要时才使用或佩戴。9月初,某科技公司发布的一段课堂行为分析视频引起轩然大波。该科技公司在教育领域的产品专注于协助学校管理人员提升效率并保障学生安全,主要用于智能校门、教室门及宿舍的出入,方便学生安全出入校园。但监测画面中所展示出来的关于“听讲”“阅读”“睡觉”“玩手机”等数据并不属于校园安全的范畴。明明相关产品在校园的应用持续引发巨大争议,但为什么几乎所有与AI相关的科技公司都还紧紧盯着学校不放手?
实际上,在国家大力推广“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公立学校已经成了众多科技公司掘金的热土。
教育部在2018年4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特别提出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希望利用各界的新兴科技力量来解决现代教育模式上的痛点和弊病。而某种程度上,它确实也有助于学校在教学手段上的提升。
在一些落地的智慧校园项目中,那些支持采集和分析学生数据的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信息的收集大多数是从教师的个人经验出发,极度依赖教师的个人素养。而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全面地收集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更加科学和严谨,这是从经验主义教学向实验主义教学迈进的一大步。尤其在优质师资愈发集中和紧缺的当下,这显得更加重要。从科技公司角度看,尤其是人工智能公司,现阶段的最大痛点之一就是如何将所研发的技术落地到商业场景之中。大部分面向C端的前沿科技产品,尤其是刚从实验室走出尚未成熟的产品,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市场教育过程。但是,如果通过一些较为集中的渠道,例如全日制学校,自上而下进行推广,则节省很大一部分获客的支出。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因此获得较为优质、集中且真实的数据。加之近些年国家在鼓励教育信息化上不遗余力,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出也在逐年攀升,这也成为科技公司看中的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但是,具体到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科技公司和决策者却一味强调科技力量,忽视了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思考,以及它可能造成的未知的负面效应。面对质疑,科技公司常常会竭力解释他们会避免各种风险。但是公众显然做不到为这样的说法买单。作为商业公司,如果他没有拿出足够多的、科学的证据或者专业文献来证明产品足够具备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当这项技术没有被大规模的实验验证其切实可行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将其规模化应用到现实学生和课堂领域。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多为未成年人,他们本身的知识和能力都有限,他们没有表达拒绝的能力,不经过其本人和监护人同意,采取这样的形式收集数据,其中的安全隐患难以估量。
事实上,在AI技术同样处于前沿的美国,今年以来多地已经立法禁止了人脸识别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继5月旧金山通过《停止秘密监视条例》之后,6月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通过了《人脸识别全面禁止条例》,7月奥克兰市也通过了《监视及社区安全法案》,成为第三个禁止人脸识别的美国城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AI落地的场景,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建设智慧校园的校园安全部分,人脸识别就是很好的应用。尤其是面对低龄阶段的学生群体,基于家长信息建立并维持访客白名单,能有效确保学生由家长而非陌生人接送。科技探索其路漫漫,充满崎岖和挑战。下一步技术与教育该如何深度融合,技术如何规避风险,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问题。文章来源:钛媒体。内容有删改
微信编辑:李中华监 制:朱哲